您好,欢迎光临百草堂文学网(www.bctx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m.bctxsw.com
当前位置: 百草堂文学网 > 女频言情 > 初唐小闲人 > 第184章 婚期

《初唐小闲人》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

第184章 婚期(1 / 3)

李让与金城的婚期越来越近,侯府陷入了一片喜庆的海洋之中。
大红的灯笼挂满了院子,大红的喜字贴满了侯府的每一个角落,就连树上也以红色的丝绸点缀。
当然,忙碌的只有侯府的下人和太平村的村民,李让依旧是每日睡到大中午才会起床的。
从王府回来的第二日宴请了村中宿老,商议了一下武装村中青壮的事情之后,李让就陷入了无所事事的状态。
他也确实没事干,每天就是吃饱了睡睡饱了吃。
然后数着距离大婚还有几天。
最多就是试穿一下府中的绣娘秀出来的新郎装扮,顺便等待一下唐俭那边寻找三季稻的消息。
毕竟,他的婚姻属于是宗正寺包办,男方家的亲属都在太平村,他也不需要去宴请宾客。
至于大唐那些勋贵,除了唐俭需要提前到侯府作为李让的长辈稳坐高堂,其他人都会先去任城王府祝贺,李让到时候只需要将他们一起接过来就行。
而唐俭那边帮他寻找三季稻的事情,也没有让他等太久。
他从王府回来没几天,唐俭就派人过来传话,说是从一个名叫真腊国的小国使节口中得到了三季稻的消息。
据那个使节所说,三季稻虽然产量高,他们国内也一直在种,但由于口感像麸糠,所以一直是用来当作喂养牲畜的饲料,种植的面积也不算广泛。
一听口感像麸糠,李让就知道那绝对就是他要找的占城稻无疑了。
众所周不知,占城稻除了产量高可以一年三熟之外,味道极度难吃,也是一个很大的记忆点。
让唐俭帮忙找那个使节购买了几万斤种粮,顺便再请他帮忙找船运到江南之后,李让的最后一个后顾之忧也没了。
于是,他只好吃吃喝喝没烦恼。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腊月十五这一日,今日李让需要出门去将村中宿老接进府中。
尤其是二叔公,作为年岁超过八十岁的人瑞,他老人家担当的李让和金城的证婚人的角色。
其他几位老人也需要作为侯府的牌面,帮忙接待一些身份尊贵的贵客,如一些宗室的王爷,乃至于陛下或者太子殿下之类的。
没办法,男方家的亲友都是庄户,身份不匹配,李让唯有在孝之一字上做文章。
李让驾着马车来到二叔公家里,恭恭敬敬的将二叔公扶上马车。
老人家坐上马车,忍不住有些忧心忡忡。
“都说瑞雪兆丰年,但今年这雪下的时间未免太长了一些,得亏突厥人已经被陛下派兵灭掉了,不然来年怕是免不了一场大战。”
李让坐在车辕上给老人家驾车,听见老人家的担忧,抬头看了看又在飘着雪花的天空,不由得轻声应和道:“谁说不是呢,灾年南下就食,都成那些草原蛮子的习俗了。”
一老一少谈论着大雪的事情,晃晃悠悠的回到了侯府。
将老人家安置好,李让又马不停蹄的将另外几个老人接到了府中。
做完这一切,李让来到前院找到了正在忙着搭棚子遮蔽风雪的虎子哥。
看见李让,虎子哥停下手中的活计,小跑到李让面前。
“怎么了二蛋,二叔公他们都接过来了?”
李让点点头,和虎子一同走到一处廊桥下坐着,直言道:“虎子哥,开了年去我打算出资修一间私塾,请个先生来给几个村里的孩子们授课,再搞个养猪场,想找你参谋参谋。”
这些事情,李让其实早就有了想法。
尤其是抓教育这一块,早在他刚刚从草原回太平村的时候,就已经和虎子哥提过。
虎子哥也明确的表示过要他家小虎儿跟着李让读书认字。
但那个时候,李让的财力物力都跟不上,并且村子里的农活太多,大多数人家也不会舍得将一个壮劳力送去读书。
但随着李让封侯,大家都成了李让的封户,赋税方面就没了那么大的压力。
再加上李让封侯宴上的猪肉推销,李让封地里的几个村子今年的猪都卖出了高价,大家手中也有了一些积蓄。
条件到了,那教育脱贫这一块也差不多该提上日程了。
建个私塾给村里的熊孩子们开蒙,等到他们学个三五年。
李让估摸着他也该从江南回来了,到时候就能直接将他从后世带来的那些先进知识教给这些孩子们。
至于养猪,则是李让给村民们寻找的一条长久的财源。
有李让的人情在,他麾下几个村子的猪不愁销路,并且养猪也不会耽搁农时。
大婚之后他要去江南,但在去江南之前,总要给麾下的封户安置好才行。
果然,听见李让的提议,虎子哥脸上并没有什么惊讶之色。
似乎是早就料到了李让会这么做似的。
李让的话音刚落,虎子哥便笑道:“这是好事啊,大家没道理不同意,至于周边几个村子,过几日等你大婚过了,找他们商议一下应该也没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