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百草堂文学网(www.bctx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m.bctxsw.com
当前位置: 百草堂文学网 > 女频言情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守制(二合一)

《重生于康熙末年》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守制(二合一)(7 / 8)

就是寻常百姓人家,祖先墓地都是要地,更不要说皇室,这里葬的又是开国太祖皇帝。

加上民俗,习惯寻脉点穴,如此一来,也可以说福陵的位置处于龙脉上或者龙脉左近。

如此一来,堂兄行事的后果就更严重。

等初瑜来了,堂兄有人照顾,曹项就私下里同伊都立提及此事,并且亲自去了福陵。

到了那边,他就晓得兄长选择炸桥泄洪的原因。

实在是福陵前水路上修建的桥梁太多,几百丈的地方,就有五座石桥,除了中间的是独孔桥之外,其他四个是五孔石桥。

待水位上涨时,水流泻不下去,堵塞在此处,漫出河道,就要水淹皇陵。

曹项回城后,就悄悄地查了地方志,记下福陵与河道的距离,还有五座石桥的相关情形。

加上从伊都立那里得到的六月三十曰晚暴雨时的水位数据,曹项以兄长的口吻,拟了一篇言辞恳切的请罪折子。

待见到堂兄精神好些,已经能下床行走,他就背着堂嫂,将这折子递给堂兄。

曹颙看到折子,才想起自己疏忽了此事。

不管当时炸桥时有多少无奈,事后上请罪折子,才能免除后患。否则的话,对景发作起来,就是“大不敬”之罪。

曹颙额头,一下子渗出冷汗。

虽说他领了旨意,在盛京防洪之事上,可以便宜行事,可关系到皇陵,还是比较敏感。

即便雍正朝没事,等到乾隆上位,旁人攻讦曹家时,这就是一条小尾巴,谁都能捏一捏。

曹颙拿着折子,叹了一口气,道:“幸好四弟细心,否则我就成了曹家罪人……”说到这里,欣慰地望着曹项:“四弟能想到防患于未然,绝了旁人攻讦之口,到底是大了……”

一幅我家有子初长成的模样。

曹项见状,哭笑不得道:“大哥,我都将三十的人,不是大人,难事是孩子不成?”

话虽如此,他的心里不无感触。

对东府几兄弟来说,这位大堂兄确实当得起“长兄如父”四字。

因京城的圣旨,是允曹颙回京休养的。

所以等初瑜到了数曰后,曹颙一行开始准备动身返京。

曹颙就福陵之事的请罪折子,已经递回京城。没等到折子批复,就等到恒生与张义的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