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百草堂文学网(www.bctx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m.bctxsw.com
当前位置: 百草堂文学网 > 女频言情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重托

《重生于康熙末年》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

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重托(3 / 4)

曹项听了,不由瞠目结舌:“李卫已是不惑之年,他的长子多大,还没有应童子试?”

“与天佑同年,因早年在乡下,开蒙较晚,耽搁了两年。不过据李卫所讲,在功课上有些吃力。”曹颙实话实说道。

曹项皱眉道:“可身为督员之子,也不能一直是白身。大哥可有什么好建议吗?”

虽说还没有见到李星垣,可既是堂兄安排,又知李家与自家渊源,曹项心里已经将李星垣当成自己弟子,真心实意为其打算起来。

曹颙想了想,道:“科举之路,半数靠自己才学,半数靠运数。运数虽重要,才学却是基础。李星垣若是课业实在不出彩,文举之路难行,可以试试武举。”

曹项闻言,松了口气。

武举考三场,前两场弓马技勇,第三场考策论。

策题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论题只从《论语》、《孟子》中点,比文举要好过的多。

只要不是愚笨不堪,用心调教个三、两年,总能做出两篇中规中矩的策论来。

可自己一个文进士,门下首徒,却要走武举之路,曹项的神情有些怪异。

曹颙见状,颇为愧疚道:“是我的不是,实是不好退却那边,却给四弟揽了麻烦。”

曹项忙摇头道:“不麻烦,李卫不仅同大哥有旧,在南边也多照拂二哥,我能尽些力,只有欢喜的。只是大哥晓得我,《论语》、《孟子》两本书还解得,《孙子》三部却有些生疏。文人见识,同武人并不相同,我怕解得偏颇,反而耽搁了李星垣。”

曹颙之前却没想到这一点,只寻思曹项的学问是好的,却忘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永庆是武进士出身,骑射功夫,兵书策论,可请其教授。”曹颙眼睛一亮,说道。

曹项忙点头道:“如此甚好,既是李卫将子弟托付过来,总要他成才方好。”

说完这个,曹颙想起托曹项明年春送李氏南下之事。

曹项已经在翰林院做了报备,明年二月起请三个月事假。

“倒是忘了这一茬,一个南下,一个北上,你们师生两个正好错开,”曹颙道。

曹项犹豫了一下,说道:“若是李卫不急,可以让李星垣晚几个月,随同我们一道进京,如此收下弟子,更顺理成章了一些。”

曹颙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便也觉得这样安排最好。

他唤了张义过来,如此吩咐两句,使他去李宅传话……*随着朝贺督抚大员的相继离京,万寿节的喜庆气息也渐消散。

京城王公大臣的目光,被引到怡亲王府。

皇上特赐御书匾额给怡亲王府,上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