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越担心,越是出乱子,等到康熙亲自问李卫时为何要向庄亲王追债时,李卫立时直起身子,扯着大嗓门,道:“回皇上的话,臣是依律行事,没旁的缘故。”
魏珠在旁,听了李卫的话,嘴角都忍不住直抽抽。御前对答,规矩大着,做臣子的,自然要说得软乎。
这个李卫长得丑不说,还是个愣头青,怎么就被四阿哥瞧上?
他这样想着,就用眼角余光去瞧四阿哥。
四阿哥倒是神色如常,丝毫不察觉李卫有什么不对。
康熙如今耳重,平素召见其他官员时,都要仔细倾听,生怕让人瞧出什么。如今,这李卫的大嗓门,正好合了他的胃口。
康熙又随口问了两句户部银库之事,李卫虽回答的直白,言辞不算文雅,但是也能瞧出他在差事上用心。
待打发李卫跪安,康熙笑着对四阿哥道:“确实不错,没枉费你夸他这一遭……”
四阿哥心中迟疑,要不然说出这次“京察”的弊端;犹豫片刻,终是没说出口……*御前溜达一圈,李卫的“京察”成绩就成了“勤职”。
一时之间,引的八方齐动。
那些在“大计”、“京察”中难逃罢官降级的官员,就开始不死心,四处钻营,惦记着托人陛见。
四阿哥对李卫的提挈,有目共睹。
曹颙晓得其中缘由后,倒是有些羡慕李卫。
史笔如刀,都说雍正是暴虐之君,但是曹颙晓得,这其中大有水分。不说旁人,就是李卫,按照历史上的走向,遇到四阿哥之后,是一路飞黄腾达到底。
经由丈夫开导后,初瑜渐渐从丧母之痛中走出来。
二月中旬有童子试的第一步,县试,天佑、恒生与左住、左成兄弟都下场。
这是科举考试第一步,极其繁琐。县试通过后,还要参加四月里的府试、八月里的院试,院试合格后,才能得到“生员”资格,入官学读书,或者参加乡试。
其实,权贵人家子弟,直接纳个监生,也能直接取得乡试资格;但是,曹颙还是希望孩子们自己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考出来。
这考试结果出来,并不出人意料。天佑在榜首,左住、左成兄弟也榜上有名,恒生落第。
小家伙怕是羞恼了,耷拉着脑袋,好几曰没缓过神来。还是曹颙出面,带着儿子往西华门外的护军营走了一遭,让他见识下什么是男儿如刀,恒生才从失败的打击中缓过神来。
“做你爱做的。”说这句话时,曹颙并不坦然。因为他晓得,这五个字是什么意思。他能允诺的,只有恒生成年前这几年。
恒生仰着小脑袋,拍了拍自己的胸脯,道:“知道了,父亲,儿子以后还是当将军。”
他虽为自己才学不足懊恼,但是对于考试过关的哥哥们,并无半点相嫉之心。他不仅自己不再玩耍,多多的习武,还拦着哥哥们少玩游戏,催促他们多看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