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百草堂文学网(www.bctx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m.bctxsw.com
当前位置: 百草堂文学网 > 女频言情 > 辛亥大英雄 > 第一九零章 财政和潜艇

《辛亥大英雄》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

第一九零章 财政和潜艇(2 / 3)


所以这个数字别说章疯子了,就连老辣的唐绍仪都倒吸口冷气!撑着额头问道:“难道就没有一点办法了?”

张文景看了眼申树楷说道:“办法倒不是没有,美国公使兼美国银行团在华代表司戴德先生已经向我们转交了一封“美亚协会”的信件,华尔街表示可以以关税作抵押,只要将我们控制的关税每年定额五成交给美国,就可以向我们提供五千万美元的贷款,但大人已经否决了关税押抵,因为他坚持认为三年后财政收入会出现一次大爆发,少了五成关税控制权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他坚持用财政收入抵押,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关税收入,我们上月已经将条件告诉了美方,但现在还未得到答复。”

对杨秋坚持说三年后财政收入会出现大爆发唐绍仪和大家始终有些怀疑,他们此刻毕竟不知道还有两年欧洲就要开打,但拿剩下的关税股份作抵押大家也不是很愿意,毕竟就算没有大爆发,小爆发总会出现的,关税增长速度也是目前最快最稳定的财政收入,白白给美国五成不合算。

所以他想想后也说道:“关税不能动,要是美国不答应那就想办法把贷款金额减少些,反正拿到贷款我们可以按照两倍来发行纸币,渡过目前的难关就行了。”

大家都点点头,正准备商量一下从那里能挖出些钱应急时,顾维钧敲门走了进来。他上月才从美国回来,唐绍仪得知后立刻请他出任自己的秘书,加上他和唐绍仪之女唐宝玥相恋多年,所以果断抛弃了原来想服务的北洋政斧来到武昌。其实杨秋挖唐绍仪有一半理由是想把他弄到手,所以他到来后杨秋还亲自为他和同时回来的十几位留美年轻人举行了盛大的欢迎酒会,还借酒会主持了他和唐宝玥的订婚仪式。

“总长,各位部长,这是燕京刚发来的电报。”顾维钧语速并不快,但却很有节奏感,停顿一下后将电报摆在了唐绍仪面前,还将其它几分抄录的副本分发给大家,仅从这个小心思就可见这位年轻人做事很有条理。分发完电报后才继续说道:“总统府已经委派杨度、袁克定和汪精卫来武昌,希望邀请巡使和宋钝初先生赴天津参加三方会谈。”

唐绍仪认真的看完电报脸色微微变了下,摘下眼镜放在旁边扫视一圈大家,语气低沉:“我跟他也几十年了,这回恐怕是决意要开打了,所以才会试图借会谈稳住局面一段时间。”

章太炎也嗅到了电报中的异味,叹口气:“他本不善政党艹作,总长您和陆征祥走后更无人来艹作政党,他这是自作自受,现在逼得要动手哎,不知道这回牵连多广。”

“不管牵连多大,也不管会不会打,我们准备要提早做好。”唐绍仪说道:“培植(申树楷字),你把刚才的财政情况做份详细报告,等大人回来给他定夺。文景你那边多和军方沟通一下,我们虽然管民政,可一旦开打如不能密切合作会很糟糕,其它人也要做好准备,这段时间尽量想办法压缩开支,争取多攒些钱下来。”

他说完后,将电报还给了顾维钧:“立刻发电报给上海,这个消息要尽快告诉大人,耽误不得。”

顾维钧快步前往电报站时,杨秋和张孝准也在侍从的带领下走入了上海德国公使馆。巴伐利亚风格的会客大厅内充满了德国韵味,如果说特劳恩已经够死板的话,那么这位德国驻上海公使根本就是面无表情,一脸大胡子反倒让他有些像著名的德国海军之父提尔皮茨。

阿尔佛雷德-冯-克劳兹的名字说明他是德皇册封的贵族,如果说除了胡子外还有什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或许就是那双褐色的眼睛,也这双眼睛最终看到了申树楷第一次带来的图纸的价值,让杨秋赚到了第一桶金。

特劳恩多看了两眼张孝准后又寒暄几句,等印度侍从端来咖啡后,杨秋笑着端起了杯子:“或许应该换成巴伐利亚黑啤酒才更适合现在。”

这年头啤酒在中国还很少见,即使有也都产自美国,所以杨秋这句话一下子就拉近了几人的距离,克劳兹也有些惊讶,据他的情报这位年轻人并没有在德国的留学经历,怎么会知道巴伐利亚的黑啤酒呢?不过他也没太惊讶,毕竟他身边现在有不少在德国留过学的人,笑道:“司令阁下一定是位爱酒的人。”

“不,我不太喝酒,但我敬佩威廉五世大公,因为他让那些该死的黑心商人终于不敢再往酒里掺杂可恶的红糖了。”

威廉五世大公于1516年下达了著名的纯度令,至此巴伐利亚啤酒除了水、啤酒花和大麦以外再也没有了其它添加物,使得啤酒品质和口感好了很多,奠定了巴伐利亚美酒的名气。这件事在欧洲或许爱酒的人能说出来,但远东不得不说这位年轻人真是不简单。所以克劳兹也首次动容微笑道:“司令阁下真让我惊讶,纯度令让我们品尝到了真正的美酒,也让德国拥有了最重要的信誉。”

张孝准在旁边听得暗暗赞佩,杨秋对德国的了解已经让他惊讶,克劳兹能从酒迅速扭向德国信誉,不愧是资深外交官。

“信誉和严谨孕育出了最好的商品,所以我再次被吸引来了。”

特劳恩听说他是来采购的,还以为又提那天的水压机事情,先打预防针道:“司令阁下,如果您想采购水压机,我想此事我们也无可奈何。”

对超大型水压机杨秋已经死心,摆摆手:“我不需要那么大的水压机,至少目前不需要,我可没钱去建造超级战舰。但我国舰队面临老化和型号单一的窘境,所以我想采购几艘贵国的U型潜艇和耐压钢技术。”

潜艇?特劳恩看了眼克劳兹,微笑道:“毫无问题,耐压钢技术也可以出售,不过那需要订购足够的数量。”

杨秋没意外他会那么爽气出售潜艇和耐压钢,实际上在一战开始前全世界都对潜艇的使用一片茫然,德国虽然发展比较完善,但在战术使用上同样眼黑,至于后来的潜艇绞杀战也是因为被舰队被英国逼在海湾里不得不采用,这才摸索出了世界最完善的潜艇战术,但也让德国海军走入了一个巨大的误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