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百草堂文学网(www.bctx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m.bctxsw.com

《寒门崛起,我靠种田打猎发家致富》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

第147章 泡面(1 / 3)

大瞭望楼,四座!
东西南北,各有一座!
小瞭望楼,则有几十座,分布在东西南北四面上!
以点带面!
现在,小瞭望楼马上就要建成了,可以开始下一步行动了!
继续将小瞭望楼与大瞭望楼,连接起来!
将这些点,连接成线!
如此,围绕着三岔沟村、周单庄村、柳埠渠村,就形成了一个大城池!
这,才是苏景云的计划!
建城!
现如今,三个村的青壮年劳力,有两三千人是河道工程队的。
在河道工程完工之后,其中至少有两千人,投入到了建设之中。
苏景云还从流民队伍中,招募了一些人,加入到水泥窑、砖窑、石灰窑的生产建设之中。
现在的北山上,水泥窑有一百六十余个,还在持续不断地扩建中。
每个水泥窑,每五天能烧制三四千斤水泥。
一个月,就是三四百万斤水泥!
虽然数量看起来非常巨大,但是每天的消耗也不少!
瞭望楼建设,全都是水泥混凝土建筑!
生产出来的水泥,几乎全部用在了这里!
饶是如此,苏景云还不满足。
这段时间,他依然吩咐刘大有,继续招募流民。
流民人群中的青壮年劳力,又招募了几千人,全部投入到水泥窑之中。
另外,在北山上,又修建了一百座水泥窑。
多建水泥窑,也能够多用工。
也算是解决流民的生计问题!
除此之外,苏景云又招募了两三千人,在北山一带,修建炭窑,烧制木炭。
苏景云专门从河道工程队中,抽调了一个大队,前去负责此事。
并且,招募流民、训练流民,负责炭窑的全部事务。
有了炭窑,又能解决几千人的生计。
纺织作坊那边,也有一千余人。
现在,整个苏记各个作坊中,已经雇佣了不下一两万人的庞大队伍。
各个工种都有。
除了附近村落中的青壮年劳力之外,在这些流民中,也招募了大量人。
每天的工钱也不多,二三十文钱。
全部发的是新钱!
而这段时间,外地运来的粮食少了很多,粮价也节节攀升。
三岔沟新村内的苏记粮行,糙米价格也涨到了十三文一斤。
精米价格,更是高达三十文一斤!
与去年秋相比,翻了两倍不止!
尽管如此,流民也只是唉声叹气,却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状。
谁让他们现在能挣钱了!
虽然挣来的钱财,大都用在了吃喝上面,但是总比饿死、冻死好多了!
每天二三十文的工钱,能买两斤糙米。
够一家几口人,吃一两天了。
只要活一直有,他们就不会饿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